卖的心理准备,毕竟这是一个很有风险的工作。
但一个处境尴尬的礼部主客司主事,牺牲就牺牲了吧。
如果尹卓然肯合作,那就可以掀起一波舆论攻势,策应对吏部尚书争夺战,所以风险还是值得冒的。
当赵南星走了后,尹卓然就收起了贪财之色,陷入了沉思中。
他真是没想到,自己一个混日子的使节,居然有可能被卷进天朝上国的内斗中?
但说起党争,尹卓然也是老手了,在朝鲜国内,他可是北人党八大将之一。
三思之后,尹卓然派了亲信去秘密拜访礼部主客司的沈珫。
两次出使大明,尹卓然已经非常清楚,在主客司的官员里面,沈珫才是林泰来的绝对心腹。
亲信询问道:“见了沈大人,该说些什么?”
尹卓然指示说:“就说我身为朝鲜国李氏陪臣,不得不为太祖本宫被焚之事上表文,以全臣节,不过哭声可大可小。”
收到尹正使的递话后,沈珫稍加思索后,便猜出了些许内幕,这是有人希望尹正使大闹?
不过沈珫并没有立刻给出回话,他也要向社团进行禀报,恰好今晚就有社团会议。
会议由翰林院编修周应秋主持,这已经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场面。
虽然林党的支柱是首辅、天官、大司马这三角形,但林泰来不在时,负责居间联络的人却是周应秋。
毕竟首辅、天官、大司马太过于惹人注目,很多时候不方便行动,连内部会议都可以不用参加。
而用周应秋充当总联络人和内部会议主持人,也并非是林泰来刻意指定,而是在长期的斗争和实践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情况。
第一是周应秋脸皮足够厚;第二是周应秋骚主意最多、应变能力最强;第三是周应秋对林泰来态度最狂热,隐隐然被公认为“第一走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