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咸兴北城外来回晃荡,感觉自己像个街溜子的参将杨登山听着从南城方向传来的隆隆炮声,有点不爽的看了眼不远处的林姓经略大臣。
先前打平壤的时候,经略公你不是挺猛的吗?不但身先士卒,还带着手下立了功。
怎么到了咸兴城下,就开始摆烂了?
关键是经略公你自己摆烂不要紧,还把他杨某人带到北城一起摆烂,这就过分了啊。
南城麻总兵那边好几个纵队将官都是来自宣府的老兄弟,一起并称宣府四猛将。
如果别人在南城破城立功,而他杨某人又无所事事,还能抬得起头么?
其实也不能怪杨参将碎碎念,实在是林经略现在的样子也太抽象了。
他在军前没骑马,甚至不是步行,而是坐在一顶大辇上,由八个强壮军士扛在肩膀上。
身上也没披甲,穿着华丽宽大的麒麟服——就是不知道里面有没有内甲。
头上所戴乃是累赘的梁冠,只有在大朝会穿礼仪朝服时才会戴的那种冠帽。
尤其是在这大冬天,林经略手里还拿着一柄金色的折扇,整个形象极其华而不实。
在林经略的两侧,则有军士高举着十六面加大款的高脚牌,上面用金字写着林经略各种成就、名号、官职。
在每面高脚牌的后面,又有骑士举着随风飘扬的七色旗帜,远远看去,堪称视觉盛宴。
只是在本该严肃紧张的战阵里,这一切显得非常违和,让杨参将内心吐槽到无力。
唯一可以庆幸的就是,林经略还知道在倭兵火铳的射程之外摆姿势。
反正杨参将理解不了,林经略这样孔雀开屏似的,到底是想干什么?难道是为了吸引敌军主动出城来打?
不得不说,这场面就像是一个涂脂抹粉的小白脸在一群直男面前搔首弄姿,确实挺贱的,相当之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