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正使十分茫然,答道:“从未曾听说。”
赵南星又问道:“但我大明有人说,今春四五月间,倭兵将渡海进犯朝鲜国。”
尹正使似乎想起了什么,稍加回忆后,又答道:“去年时候,倭国丰臣氏曾致书于敝国王上,请求今春从敝国假道入唐。”
所谓假道入唐,字面意义上就是说借道朝鲜去大明。
而后尹正使笑着继续说:“敝国上下将此事看成了笑话,没有理睬不知天高地厚的丰臣氏。
赵主事所说的倭兵进犯敝国之传言,大约就来源于此事。山海相隔,以讹传讹,难免有夸大失实之处。”
赵南星想了想后,又问道:“而后就没有下文了?”
尹正使回应说:“敝国虽小,但也是东之强国,凭海而恃,倭奴不足为惧?
丰臣氏之言实乃虚妄不堪,根本不必理会,又能有什么下文?”
于是赵南星就明白怎么回事了,以及为什么林泰来莫名其妙的上了一本“备倭疏”。
大概是林泰来从海商这类人嘴里听说了倭国丰臣氏给朝鲜的国书内容,然后就夸大其词,编造了一份预警上奏朝廷。
毕竟兵部通信司新创,总要有点动静,以证明通信司的作用。
至于倭兵渡海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看看朝鲜使节的态度就知道了,简直就是当笑话一样。
难道林泰来还能比朝鲜国人更懂朝鲜国的形势?
想到这里,赵南星觉得自己揭开了事实的真相,然后就把这个真相告知了同道。
然后继兵部侍郎、户部侍郎、左都御史等部院大臣之后,言官掀起了第二波对林泰来的指责。
比起第一波的就事论事,第二波更是有理有据,全面论证了林泰来的哗众取宠,为一己之私虚张声势。
另外又指责林泰来恃宠而骄,依仗圣恩不怕治罪,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