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并且礼部会积极改正错误,奏请剥夺林泰来功名。
门客领会了沈尚书的意思后,不禁叹道:“即便奏请剥夺林泰来功名,也没有用啊,内阁肯定不同意。”
“就算没有用,这必须要这样上奏!”沈尚书不容置疑的说:“现在不是有没有效果的问题,而是态度问题,我必须表达出这样的态度!”
及到次日,沈尚书的奏疏送进了宫里。
然后又是一个晴朗的午后,林泰来抵达了熟悉的西城察院,三年前曾经和这里打过交道。
这时候有些好事的闲人想看热闹,已经提前在这里等待了。
潘御史没有坐在公堂里,反而在察院门口接见了林泰来。
林泰来懒洋洋的说:“潘侍御让我主动归案,不知要怎么处罚?”
潘御史冷冷的说:“你随本官去见受害人,然后当面裁断!”
林大官人惊道:“你可是法官!传他们到察院就行了,何至于屈尊上门!”
潘御史答道:“郑家乃是皇贵妃父家,又是御封的都督,自有体面,怎好随意传唤?
再说本官并非坐衙亲民官,本来就是巡行官员,遇案大都是当面立裁!”
不由分说,潘御史“押解”林泰来,前往郑府,郑贵妃他爹的郑府。
在路上,潘御史又低声对林泰来说:“沈尚书派人来找过我了。”
林泰来很无所谓的说:“理他干什么?至少我让你一战成名了,不是吗?”
潘御史这感觉就是,仿佛是从沈尚书身上薅了一大把羊毛。
国丈郑承宪听到潘御史押着林泰来到访的消息,人都懵了,这帮文官又搞什么鬼?
不就是因为一点误会,郑家十几个仆役被打了吗?他们郑家都息事宁人了,怎么文官们还没完了?
再说这帮文官什么时候如此好心,跑过来帮郑家伸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