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虚君”名义东主,一个“首相”大掌柜,一个镇守边关的“总兵”。
三个人各有侧重,各司其责,然后又能互相制衡。
唯一比较难安排的就是吴氏夫妻了,主要是吴田氏的定位比较尴尬,林大官人目前也没明确思路,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又回了内院,进屋安歇。一夜无话,次日天亮后,林大官人高卧不起。
有婢女站在卧室门外禀报说:“那位吴田氏到了院门,等着大官人起来。”
白秘书一语双关的问:“你们两个之间有事?”
林大官人翻身要下床,嘴里答道:“我们能有什么事,只是今天还要一起去运司衙门,继续寻衅滋事!
大概时间不早了,所以吴田氏等不及,我也该走了!”
白秘书却捏住了林大官人的把柄,“你昨天不是说,要在床上讲讲为什么朝廷肯顺伱的意,共包含五大点和二十小点?
昨晚你也没顾得上说,现在不来教导教导奴家吗?”
林大官人一气呵成的说:“第一,黄淮水利十分紧要,一旦出问题,运河这条生命线就断了。
所以这里天下河工最重要的地方,朝廷不敢不重视,有地方主动请求运粮赈灾,朝廷当然乐见其成。
第二,苏州到淮安府交通便利,也不算太远,从苏州运粮到灾区快捷方便。
第三,朝廷决策有个原则,就是喜欢遵循旧例,参考成法,遇到拿不准的事情,就看有没有先例作为依据。
运粮到灾区,然后换取盐引,明显是引用了开中法旧套路,朝廷那边就没道理反对了。
第四,这两万石粮食明面上是吴县济农仓出的,并不是私人市恩,所以也不存在原则性问题。
第五,最重要的是朝中有人好说话,所有的道义都有了,那顺水推舟就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