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走狗驱使了。
宪宗朱见漭更是扩大了军机处权柄,将内阁部分权力收入军机处,进一步降低阁臣的权力,同时削弱了朝中文武的权力,集权达到了顶峰。
二、舆论制度,从文官手中切分出来,由报纸、传媒、乃至民间的声音逐渐占据主流,这就是朱祁钰所说的参政议政制度;
皇帝是好是坏,就是所谓的身后名,以前完全掌握在文官手里,文官吹捧说是好皇帝,那么千古人都会吹嘘这是一个好皇帝,否则就是个昏君、烂皇帝。
从景泰朝就开始变了。
经过六七十年的发展,逐渐到了民间手里。
文官对舆论的掌握逐渐下降。
等于说,现在掌握舆论权利的,在民间,很松散,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声音。
有时候统一的声音是好事,有时候杂乱的声音也是好事。
得看怎么玩政治,上面坐着的人是谁。
大明用舆论削弱文官的权柄,再用文官压制武将,再把勋贵当成皇帝的基本盘。
所以,舆论就是越分散越好,越乱越好,说什么的都有的才好,皇帝的位置才稳,皇帝才能放心大胆的用文官压制武将,武将呢,只能乖乖给皇帝当狗,这就形成了闭环。
这就是景泰朝塑造的政治形态的核心。
三、教科书的编纂权,在宫中。
这一点非常刁钻,到现在张居正都佩服老皇帝,因为这么多年,很少有人发现教科书的编纂权多么重要!
这个编纂权,不是一直在皇帝手中的。
当时,朱祁钰为了编纂教材,向征求全社会的意见,这是他最喜欢做的事情,之后让很多人参与进来编纂,再一点点删改,最后出炉。
久而久之,这就形成了一种制度。
由社会各界参与,不限于从政高官、民间学者、进士、学生家长、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