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377章 明风不倒,明祚不灭,祭祀、节日、传承,增强华夏归属感认同感

第377章 明风不倒,明祚不灭,祭祀、节日、传承,增强华夏归属感认同感(6 / 18)

不得说皇帝够意思,为这样的皇帝打天下有前途。

就说军饷,绝对一分不少的发下去,只会多发,不会少发,只会早发,绝不晚发。

各种补贴,皇帝变着法似的赏赐,只多不少。

对军中战死者,更是立碑祭祀,将每个战士的名字刻在碑上,让后人铭记。

皇帝做了这么多,在军中必然备受爱戴。

太子呢?

太子对一个爵位都抠搜,何况一大群有功之臣的赏赐了呢,就说劳军支出,大明每年支出2000万左右,全出自内帑。

这笔钱,可以不支出的。

不劳军照常打仗,以前也没有劳军钱,但皇帝觉得不给发钱,发东西,吃掉,像断头饭一样,吃顿最好的再上战场。

不给,照样上战场。

皇帝却肯花。

对于承嗣的武勋家族,也是百般照顾,甚至,天下武勋的名字,皇帝都知道。

景泰朝的勋贵,皇帝是逮着谁想骂就骂,但这些勋贵没有一个怨恨皇帝的,因为皇帝骂他们是为他们好。

骂他们是让他们的旁支族人出来从军,去战场上挣爵位,骂他们是让他们自己努力升爵位,努力挣世券。

皇帝从来没说过节约军费开支,反而每年往上加,让所有武勋学兵法,去打仗,去立功,总说大明公侯太少了。

就这份心胸,太子就没有。

就说朱永,参加过夺门之变,皇帝没杀他,已经是法外开恩了,景泰四十七年,朱永竟荣封保国公。

朱仪于去年过世,皇帝直接下旨,赠昌平王。

朱仪的弟弟,朱佶,早就封伯爵了,一家一王一伯爵,皇帝还不够意思吗?

勋贵上下还有什么可说的,跟着这样的皇帝干,有没有前途?

皇帝只看战功,不看出身,不看地位,有功必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