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不就让商贾出钱嘛,民间大商贾每年拿出利润的20%,放在当地教育行业,用作教育支出。”
“六年教育,家庭出三年教育支出,后三年,则全部由教育支出来供应。”
“无论男孩女孩,必须读满六年书,并拿到结业证。”
“尤其是女孩,必须读书。”
朝臣一听,这是好事啊。
教育的国家的根本大计,而中枢能出的教育支出并不多,而且主要用作科举支出,基层教育支出是分润不了多少的。
有商贾掏钱办教育,再好不过。
“陛下,商贾性贪婪,未必愿意支持国家大计吧?”王竑阴恻恻开口。
王竑外号王砍头。
李贤死后,本该由他继任首辅的,但姚夔功劳太大了,大明沥青路遍布全国,可以说姚夔是最大的功劳。
所以,姚夔当首辅,他有意见也得忍着。
这几年,他也想明白了,皇帝是想让所有重臣都当一遍首辅,他也有机会,只要熬死了王文,他就能当。
虽不是首辅,但他也当了太傅。
即便满朝太傅有点多,但每一个太傅,都有足够功劳的。
景泰朝的官位,是最难升的,含金量是最高的。
“谁也不愿意白拿钱。”
朱祁钰笑道:“既然掏了这笔钱,就得给些好处,比如贩奴证,发一张,让他们从别的地方补回来。”
贩奴证根本就没用,民间贩奴行业野蛮生长。
甚至,里面有把明人当奴隶混着卖的,官府也不太管,实在没法管,除非都是白人奴隶,能分辨出来。
若混着东南夷、印度奴隶,根本看不出来。
“再给点优惠政策,学校里把他们的事迹挂在墙上,让学生们记得便是。”
“中枢再给发一张奖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