骞!”
陈嘉猷感动地哽咽。
他也有私心。
大明根本不缺官员,看看俞经就知道,一个小小的县丞,精通多门语言,精通医术,对大明政策了如指掌。
官员已经不是十二年前的官员了,而他在印度呆了十二年,和大明已经脱轨了,去地方当知府,怕是也会被上下糊弄,当个糊涂知府,半世英明葬送,沦落成笑柄。
而大明却稀缺使臣,边永、潘本愚回国后,执掌鸿胪寺,出使列国已经鲜有机会了。
像他这样有大声望傍身的使臣,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他要做皇帝的张骞,一生走在路上,最后凭此功列入文庙,这是他的私心。
皇帝大加赏赐后,便让他回去和家人团聚去了。
“把边永宣来。”
很快,边永进来。
大明开海之后,尤其打崩了东南联军之后,真正做到了万国来朝,大唐洋沿途各国,都跑来给大明进贡。
鸿胪寺的工作是极为繁忙的,边永有丰富的外交经验,留在京师处理这些杂务。
皇帝对万国来朝这等虚名不看重,甚至还不要脸的四处勒索,根本就不要天朝上国的帽子。
就要好处,只要好处。
这就让鸿胪寺变得更忙了,以前鸿胪寺就是一个礼节部门,现在变成了勒索部门,皇帝开出的条件,他们极尽脑汁的去要。
然后还要写成成绩单,公布天下,让天下人看到皇帝多么无耻。
皇帝沾沾自喜的说:勒索万国,才让朕有当万国大皇帝的感觉。
“边永,那些印度人你是怎么安置的?”
“陛下,微臣还想问您呢。”
边永苦笑:“那些印度人甚是不懂礼仪,微臣让他们在学礼仪,还有人仗着会医术,跟臣索要女人,真是一群野蛮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