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头心态还挺好,听说不少老顽固,闻听被抄走后,人就死了,死在诏狱里了。
守财奴死了的能烧吗?
他老娘不就是受不了财货被抄,一命呜呼了嘛。
“问过县尊了,说奴隶不够用,晚点来发,一家匀不上一个人,有贩奴证,可自己想办法去抓。”
正说着呢。
县尉亲自押着奴隶过来。
族长用煤油灯照了照奴隶:“娘哟,咋这么黑呢?咋没几个妇人呢?”
“老爷子,您这岁数还想添个后?”那县尉打趣道。
“去去去,老夫都多大岁数了,还做那不知羞耻的事?”
族长呵斥他:“家中妇人多,没几个丫鬟婆子使唤,也不方便呀。”
“老爷子,您就别挑三拣四的了,这样的都没了,下一批移民的,要等一个月,才能有奴婢使呢,你家就先将就着用吧。”
族长心里不太爽利。
其他人赶紧圆场,问起这县尉的来历。
毕竟他们扎根在这里,免不了要和县里打交道的,最好以后弄的粮长干干。
“我哩,是广西的,当兵退下来的,我战功大,皇帝爷爷批复我转业到县里做官。”
军中人单纯,县尉也没那么多心眼:“我姓陶,以前跟汤州伯打仗的,给汤州伯当过亲兵。”
“这些奴隶,都是我亲手抓的呢。”
他满脸得意,一边说,一边让人将奴隶数字登记造册,再一一核对后,让这边签字按手印,才算彻底交接完毕。
“县尉大人,那其他的奴隶,什么时候能到位?”
“别等了,到不了了。”
县尉苦笑:“我听县里的说,移过来的人太多了,一家能摊一个奴隶就不错了,听说这还耽搁北方治水呢,中枢都闹呢,皇帝爷爷特批,才把奴隶给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