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祖有开天辟地之功,却放弃泰山封禅。”
“太宗以勒石燕然为乐,不屑封禅泰山。”
“归根结底,皆因宋真宗赵恒,坏了规矩。”
朱祁钰对弱宋皇帝没有好印象,冷笑道:“自古至今,泰山封禅只有六位皇帝。”
“看看前五位,始皇帝、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皆是圣君神帝,人君楷模。”
“再看看赵恒!他拉低了泰山封禅的下限!”
“他赵恒能封禅,朕看倭郡王都能封禅泰山!”
“哼,赵恒有什么脸面,和如此五位雄才伟略的圣君并列呢?”
朝臣可不敢说皇帝的坏话。
哪怕是死了的皇帝,那也是皇帝。
“就说那赵恒,打着好好的仗,占据优势,却还向辽国臣服,签下澶渊之盟!”
“朕看呀,还不如倭郡王呢!”
“就他,配封禅泰山?”
“按照他的标准,从古至今,有上百位皇帝有资格封禅泰山了!”
“让太祖皇帝和赵恒并列?”
“痴心妄想!”
“朕日后修昏君录,他赵恒,并列其中!”
封禅泰山,要满足三个条件。
一,天下大一统,以祖龙的疆域为准。
二,在位期间国泰民安,天下大治。
三,天降祥瑞。
就算太祖皇帝没有收复交趾,差一丢丢资格去泰山封禅,太宗皇帝肯定有资格了吧?
当时有朝臣提议:今天下太平,四夷宾服,民物阜丰。请封禅泰山,刻石纪功德,垂之万世。
尚书吕震亦言:“皇上圣德神功,昭格上下,宜如讷请。”
结果,太宗皇帝还十分生气,回复道:天下虽无事,然水旱疾疫,亦间有之。朕每闻郡县上奏,未尝不惕然于心,岂敢谓太平之世?且圣经未尝言封禅,唐太宗亦不为封禅。魏徵每以尧舜之事望太宗(唐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