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得出来的。
那些派去江南的御史,可上了不少有意思的奏章。
“再派人将所有资料,誊写两份,存入乾清宫一份,存入南京一份。”
朱祁钰道:“暂时不着急,慢慢誊写便是。”
“皇爷,造船乃是大明机密,万一有海盗暗探,盗了南京藏书阁,后果不堪设想。”冯孝充满担忧。
“嗯,那就将两份都存入乾清宫。”
朱祁钰不放心。
大明的海船,不说世界第一,那也是前几的存在。
若再有郑和,便能去欧洲,去美洲,纵横大洋。
“冯孝,王景弘还活着吗?”朱祁钰问。
“皇爷,王公公于正统十三年便去世了。”
朱祁钰唏嘘,朱祁镇多好的基本盘啊,若再用王景弘,说不定又出一个郑和,弘国威于海外,煌煌大明!
唉,若他聪明一点,大明何必走这下坡路呢?
反倒让朕来劳心费神。
“罢了,人才慢慢培养吧。”
“皇爷,王公公编纂了几本书,藏在藏经阁里,您是否要看?”冯孝记起来了。
“拿来朕看看。”
朱祁钰对他的后裔不感兴趣,也没有加封的意思。
接着批阅奏章。
天色擦黑,他喝口药茶,站起来抻个懒腰。
药茶是谈允贤给调的,清肝降火。
他开始活动身体,出个满身大汗,开始用晚膳,晚膳过了半个时辰,才沐浴。
一连几天,他都埋在枯燥的奏章之中。
同时,宣镇通往京师的水马驿站,天天都有坏消息传来。
朱祁钰连续几天,在乾清宫内咆哮大怒。
勒令东厂去查。
其中不泛有从山西运来的古董珠宝船,居然沉了。
五月十九,蓟州镇传来急报,大宁被围。
“朕欲调张固北上,诸卿意下如何?”朱祁钰坐在奉天殿上,脸色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