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匠治工匠,发展器械,不负皇爷之恩重!”万功拎得清。
他最大的弱点就是不识字儿,但为人谨慎,开拓不足。
“先把架子搭起来,过几天,朕亲自诏见工匠,一应要事,朕再面授机宜。”
“奴婢遵旨!”万功先去乾清宫挑人,然后把工匠带到新军器局,再着手整顿。
打发走了万功,朱祁钰开始批阅奏章。
今日的贴黄,出现了逗号和句号。
朱祁钰嘴角翘起:“不错。”
……
时间悠悠几日过去。
胡濙闭门谢客,每日心中惴惴,京中百官交上来的银子可不多。
甚至有的交上来布匹、胡椒粉等物。
他着实头疼,他又不能多说,否则被百官视为皇帝走狗,他还如何当柱石之臣?
“父亲,换做是儿子,直接杀几个,其他人自然乖乖缴纳了。”
胡豅冷笑,笑父亲优柔寡断。
那日闻听宫中圣旨,陛下诏群臣之子入宫,他喜不自胜,却被胆小怕事的老爹拦住,不许他出府。
还拿朱愷举例,朱愷丢了条胳膊,到现在顺天府不闻不问。
“儿子岂是朱愷那等蠢材?”
胡豅满脸不屑:“陛下有做圣君之意,为人朴素节俭,又听得去谏言,这不是书中百年难遇的圣君临朝吗?父亲为何和那帮蠢材一起,与陛下作对呢?”
“你不懂。”胡濙翻个白眼,你小子是没经历过永乐朝,经历过永乐朝的老臣,看看谁愿意让陛下变成太宗皇帝!
“儿子并非不懂,不过争权夺利罢了,人之常情。”
胡豅不屑一顾:“儿子劝谏父亲,莫要和那些蠢材谋事,朝中衮衮诸公,在儿子眼里,也就于少傅配与父亲煮酒论英雄,其他俱是蠢材!目光短浅,不值一提!”
群臣没错,太祖、太宗给文武百官的阴影实在太大了。
所有人都担心,再出现此二帝,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