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屋,而是依旧坐在东屋,大家伙一起唠嗑。
暖融融的烛光,将一屋子人的脸色映照的更加柔和,伴着一阵阵笑语。一家子骨肉、亲戚相聚,这样的景象,是庄户人家年节的时候长有的。
一铺炕,因为来了远方的亲戚而铺满了被褥。大家伙因为并不常聚,因此格外珍惜这在一起的时光,都不肯早睡,一般不唠到半夜都不会躺下。还有那感情好,有说不完的话的老兄弟、老姐妹们,干脆熄灯之后,躺在被窝里还接着唠。
实在困的不行,就睡一觉,等哪一个醒了,也不管天亮没亮,就能叫醒另一个,接着还能唠。
当时盖房子的时候,张氏不乐意将东屋隔成小间,就是有这方面的考虑。小时候温暖、快乐的记忆,让她非常喜欢这样的场景。
“……这个事,吃饭的时候,你们三当家的说了。”张青山就道。大家伙说着说着,话题就又转到了今天连兰儿来老宅算账的事情上。
“吴三哥他们都说,城里那边提的那些个条件,是冲着咱们这一股来的。”连守信就道。
“她冲着咱能咋地,这个事再咋说,也讹不着咱。是啥光彩的事!”张氏就道。
“你们老爷子没糊涂,估计也看明白了,啥都没答应,也没把你们给搅合进去。”张青山又道。
一屋子的人都没说话。
一开始,连老爷子可是让连继祖叫了连守信的,是连守信猜到了会是什么事,说这边有客人,没有过去。而且,即便是连老爷子想把他们给搅合进去,他们就能让自己被搅合进去吗?
若是放在以前还不好说,现在,答案是很明确、肯定的。
他们才不会搅合进这件事里面。连老爷子估计也清楚这一点,后来也没让人再来找连守信,也没答应连兰儿的要求。
连兰儿在连老爷子心目中的地位,还是没法子和连守仁、连继祖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