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青帝重生 > 第一百零四章九龙杯

第一百零四章九龙杯(3 / 5)

都是一些制瓷手艺高超的能工巧匠,经他们之手造出的御瓷皆是精巧之至的佳品,“九龙公道杯”便是其中一种。

据传说,当时的fu梁县令为了讨好皇帝,博得皇上的赏识,指令“御窑厂”的瓷工半年内制出一种“九龙杯”用来进贡皇上,好则赏,不好则罚。

指令发出后,县老爷亲自监制,由于“九龙杯”的制造难度大,时间又短,瓷工们个个急得寝食不安。他们曰夜研制,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经过三个多月,几十次的反复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看到精制的“九龙杯”,县太爷喜笑颜开,亲自快马加鞭将“九龙杯”送至京城,进贡皇上。洪武皇帝朱元璋看着fu梁县令进贞的艺术珍品壶“九龙杯”,爱不释手,连声夸赞景德镇瓷工制瓷技艺高超,夸赞景德镇不愧为瓷都之称。

fu梁县令由于进贡有功,得到了皇上的赏识,不久便加官晋级,由县令升迁为府台。

朱元璋得到“九龙杯”后,便经常使用这种珍品盛酒宴请文武大臣。

在一次宴会上,洪武皇帝有意奖赏几位心腹大臣多喝一点酒,便特意为他们把御酒添得满满的,而对其他一些平时喜欢直言不讳进谏忠言的大臣则将酒筛得浅浅的。

结果事与愿违,那几位被皇上有意照顾的大臣点酒未喝,御酒全部从“九龙杯”的底部漏光了,而其他大臣都高高兴兴地喝上了皇帝恩赐的御酒。

皇帝对此甚是不解,究其原因,方知此杯盛酒最为公道,盛酒时只能浅平,不可过满,否则,杯中之酒便会全部漏掉,一滴不剩。

为了谨记“九龙杯”的公道,洪武皇帝便把“九龙杯”命名为“九龙公道杯”。知足者永存,贪心者水尽。

“不能动。”陶林阻止了想要拿起来看的侯钟,道:“这九龙杯已经碎了。”

“啊?碎了?”几个不知情的人几乎同时惊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