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而修建的蒋山寺声名他早就听说过,苦于一直没机会来看看,回忆起自己当年做和尚的情景,便动了到寺中一游的想法。
只是他出来的晚,这一通游览,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才有了借宿一晚的想法。
夜色深沉,住持的禅房里,显得心神不宁,这人莫不是真的绿林强盗吧,听说道上的绿林强盗从来都没什么好人,此人相貌凶煞,若当真让他烧了这寺庙该如何是好呢?“
“不行……不行……我得想办法看着他才行……?”住持目光落在了桌上桌上的佛经上,忽然脑海里灵光一闪,惊喜道:“对了,我何不给他讲讲禅语呢,佛祖佛光普照,说不定能感怀他也说不定呢?”
蒋山寺自梁武帝初建时,规模宏大,殿宇林立,佛塔矗立,从山门到大殿,长约三百丈,占地约500亩,僧1000余人。寺内有金刚殿、天王殿、五方殿、毗卢殿、观音阁、禅堂,以及香客的禅房。
朱元璋的禅房被小沙弥安排在最末端的一间禅房,此间禅房四周山岚耸立,参天古木映射其间,入夜时分,涓涓水声不断,宛如琵琶声在幽静的山林中回响,竟十分的悦耳。
那小沙弥对朱元璋实在太不放心,安排他的住处着实费了一番苦心,这间禅房的身后,便是功德泉水,相传,当年高僧昙隐云游钟山,忽闻金石丝竹之音,便沿着山崖,依音寻迹,见粒粒水珠顺着石缝落在青石板上,发出“嘀咕、嘀咕”的声音,发似轻拢慢捻的琵琶声在幽静的山林中回响,昙隐认为这是上天对世间人们的施舍,故称此泉为“功德泉”。
此泉一清、二冷、三香、四柔、五甘、六静、七不痾、八不蠲饐,故又名“八功德水”。八功德水原在紫霞洞东北的悟真庵后,悟真庵造来后,僧人用竹管引水,故又名:“竹递泉”。早在梁朝时,寺院僧人就用泉水为人治病,八功德水名传遐迩。后因战乱,树木砍伐,功德泉废。北宋天圣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