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月圆之夜,月园如盘,照得满地清霜,竹影摇曳。
“终于走了这一步了,明天……明天的五通庙……成败就此一举了……?“
…………………………………………………………………………
五通庙位于采石城的东南的城郊外,整座庙宇采用木石结构,单檐庑殿顶,分前殿后堂,前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庙内为梭型石柱,为始建原物。庙前埕地,庙后佛堂。
五通庙祭祀五通神,五通神又称“五圣”、“五郎神”,原是江南一代村中供奉的神道。据说,唐末已有香火,庙号“五通”。宋徽宗大观年间(1107—1110年)赐庙额为“灵顺”。宋代由侯加封至王,因其封号第一个字为“显”,故又称“五显公”。
因为其供奉的神灵是,南北两岸来往主要渡口之一。江水上人家有着“靠江吃江”的传统。虔诚的摆渡人,祈祷平安的生意人,往返两岸日夜劳作的农民,五通庙自然也就成为了香火旺盛,主求财运的地方。现在,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来往善男信女,烧香拜佛,求生贵子,虔诚者众,据说很应灵。
从昨日得了那小太监的一番提点,徐寿辉是幡然醒悟,经过一夜的思索,觉得眼下的朝廷,还真如那小太监所言,拉拢了陈友谅,借着他的兵马大权,朝廷之上还有谁给脸色我看,统军元帅府、中书省、枢密院、吏、户、礼、兵、刑、工,邹普胜又能奈我何?”
因此天尚未大亮,徐寿辉便急忙召见了自己亲兵侍卫,一番命令后,便写了一封亲笔信,通知陈友谅与五通庙里商谈大事。
但徐寿辉没想到的是,自己已来了大半天了,仍不见陈友谅的影子,让堂堂一国之君等一个臣子,徐寿辉不免有些气恼,但眼下有大事求助人家,心中虽恼怒,却也无奈的摇了摇头。
两百个侍卫兵个个手提朴刀,目不斜视立在徐寿辉的左右,若是有人一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