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来的近卫装甲师,但这支军队在最初的时候是完全掌控在艾哈迈德四世的手中的,其意义之重大可想而知。
它在奥斯曼的战争之中慢慢扩建成了一个完整的军团,下辖三个整编师,一个骑兵师,一个重炮旅、一个工兵团、一个辎重团和一批军团直属部队,总兵力达到了十万!
只是伴随着禁卫军团一块壮大的还有各方各面掺进来的沙子们。战争之中。精金火炼,去伪存真。将士们佩服的是勇敢、有智谋的军官,凭的是战功而不是身份。于是艾哈迈德四世的掌控力就一点点的被侵蚀了去。等到他察觉不对,大势已经不可挽回。
眼下这列火车拉来的有三千人左右,也就是六个大队的兵力,还缺少大部分的火炮,这就是艾哈迈德四世所尽到的努力了。只是忠诚于他的军官虽然带走了部队,却不可能将沉重的火炮一块带了去。这也是为什么一列火车能够装下三千人的原因。这六个大队的兵力也仅仅是人和步枪罢了。
伊斯坦布尔车站是整个奥斯曼帝国最大的火车站,每天从这里出发的车辆数以百千记,一辆辆火车运载着一车车的军火物资输往前线,如果说战争之中的铁路就是奥斯曼帝国这个庞大帝国的血管,那么伊斯坦布尔绝对就是人身上最重要的大动脉源头。
整个伊斯坦布尔车站,甚至是整个奥斯曼帝国的铁路,都在中国的控制之下。这不是中国对奥斯曼人的挟制,而是不得已而为之。大战一起,千头万绪,奥斯曼人大修铁路,全国线路沟通还没几年,如此规模和频繁的车辆调遣。根本不是奥斯曼初建才两年的铁道部能玩得转的。他们只能求于中国了。
不过在战争停火以后,中国方面已经抽调走了大批的铁路方面人员,只留下一部分人员掌握着伊斯坦布尔这样的大站。很多在战争中得到锻炼的奥斯曼人走上了更高的位置。但是这些人能力或许有,可政治倾向就万万不敢保证了。反正奥斯曼北部的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