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
英印军总司令霍雷肖.赫伯特.基钦纳陆军元帅几乎天天向伦敦打电报,加尔各答会战的失败让大英帝国在印度的统治整个动摇,随后一连串的失败让所有人都认定英国的统治要结束了。如今他还能掌控着的南印度和西北印度区域,是否应用严厉的手段来镇压,就像他在恩图曼镇压马赫迪苏丹军一样,这些都需要伦敦给出一个明确的回话。
以基钦纳的强硬和坚韧也清楚,英国人在印度的统治结束了。他现在必须为未来着想,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
英国人的殖民政府虽然退出了南亚次大陆,但这并不是说英国人也一样要退出南亚次大陆。几百年的时间让英国人在印度有着中国不可能比拟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若得到全面的维护,在战争结束以后就能为大英帝国赢来无数的友谊。或许那个时候临靠着强大无匹的中帝国的印度各国也万分需要大英帝国所代表的西方世界的友谊。这种作风与恩图曼事后的烧杀抢掠是完全的不同。所以这样的决策权就不是霍雷肖.赫伯特.基钦纳一个陆军元帅可以拍板的了。
在基钦纳还在想着怎么能够减少英军的损失,尽可能的保存在印英军的力量。为战后的国际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的时候,他所不知道的是,整个大英帝国都因为加尔各答会战的全面失败而闹翻了天。
加尔各答可是英国在印度统治的象征,是英属印度的首都。是印度近代教育、科学、文化和政治的中心。别看21世纪的加尔各答只是全印的第三大城市,但在1918年的时候,这里是印度绝对的第一大城市。加尔各答都失去了,印度还会保存吗?印度都是去了,大英帝国还能持续下吗?
要知道,半年前的加尔各答‘沦陷’的消息震动的不仅是印度。还有整个英伦三岛。
加上之后一连串战斗中英军士兵的损失和澳大利亚战区的沦陷,这已经激发了英国民众对政府和军方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