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这个父亲眼中,女儿虽然不能传家。可真的比这儿子要省心争气多了。17岁不到就考上了震旦大学,现在在《大公报》做记者,不管是学历还是职业,说出去都给老郭家长颜面。
“这孩子,要那么好的水杯干嘛?”做娘的也索罗起儿子来了,那水杯商场里要一二百块才能买到,她才舍不得给粗心废疾的小儿子用呢。拿给他了,保管不到一周外面那层漂亮的瓷儿就会磕的坑坑洼洼。
“春游到了,娘再给你钱。”最后一句话直接把郭峰的要求彻底回绝了。
郭峰身边的郭燕抿嘴忍着笑,因为小时候被叫做‘招娣’的事儿,她可是很喜欢看郭峰吃瘪的样的。纵然她比郭峰大了六岁,今年已经22了。‘习惯’还是改不了。
当然,郭燕这次从上海会家来也不是专门看郭峰吃瘪的。这是她出外前的最后一次回家,只有三天的时间。过了后儿,她就要返回上海,然后乘坐快车前往西安,再从西安转乌鲁木齐,然后是中亚、燕国,接着看俄罗斯和奥斯曼那边儿的记者组缺人手,郭燕就会给分配到哪一边。
是的,郭燕就要是一名战地记者了,她的通行证都已经办好了。只需要人到了燕国,补上一个照片。
战争距离中国似乎还很遥远,可实际上已经与中国的千家万户深深的扯上了联系。整个中国大地上,正有无数家工厂日夜不停地轮班生产着产品,一批接着一批的装车运向远远地西方。
无数工人拿着比往日要多的工钱扫荡着市场和各类产品,刺激着国内消费额的增长。从而有带动起了千千万万家工厂,改变起了百万千万人的命运。
郭峰闷闷不乐的从家里出来,心愿没达成,对于这个自幼被捧在手心里的郭家独苗来说,自然不快活了。话说自从他奶奶病逝,然后大姐又考上了名牌大学,震旦大学的名头让郭家在整道街里都风光不已,郭峰就清晰地感觉到他大姐在家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