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的实际数量上,也达到了170辆,这还不算上储备车辆,仅此一点,就足以傲视奥斯曼全军。
整个近卫装甲旅下辖五个营,分两个装甲营,一个炮兵营——内含防空火力,两个机械化步兵营,外加旅部和一个工兵大队、一个侦察兵大兵。全旅配给卡车500余辆。
这样的建制配置,如果换成国防军的话,全旅将士至少要一万五千人。但奥斯曼帝国的现在决定了他们的军队想要达到与中国国防军一样的人员编制,是种奢望,也是一种奢侈。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也不能改变这一点。
近卫装甲旅自然也成了近卫师,成了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心尖子。能行的话,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根本不想把这支威慑力巨大的部队派出伊斯坦布尔。
它是整个奥斯曼帝国,装备全军最好的,军官全军中最优秀的,包括指挥官戈登帕夏在内,许多在中*校留学,甚至在中国装甲兵部队中实习过的奥斯曼帝*精英指挥官都在这个旅服役,这个装甲旅的作战能力可想而知。
在过击的两年时间里,近卫装甲旅每每出现在奥斯曼陆军的对抗演习当中,声威赫赫,连欧洲人都清楚这支军队在奥斯曼帝国的地位。那是全奥斯曼陆军的第一王牌。从这里走出的基层军官与士官,不少人被派往其它装甲混合部队担任基层军官。还有诸多的炮兵、工程兵、机械化步兵军官,走出近卫装甲旅就意味着升职。可以说,从某一种意义上讲,这个旅就是奥斯曼军队的小军校!
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近卫装甲旅自身背负上了巨大的负担。他们一旦出战,就必须胜利。不然整个奥斯曼陆军的士气都会大挫。
被整体奥斯曼人即以厚望的近卫装甲旅,一旦动起来,便要如猛虎出柙,横扫一切。(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