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变得意义那样的非凡特殊。
比如莫里斯,英国驻天津领事狄克的好朋友,《每日电讯报》的资深撰稿人。现在的他依旧是一个自由撰稿人,每一篇新闻稿依旧是投给《每日电讯报》,但因为他这一天就在俄军的阿尔卡雷克要塞里,所以1894年中国农历的七月初八就成为一个让他余生难以忘怀的日子,在这一天里,他成为一名历史的见证者。
英俄两国可是非常好的盟友,当俄军用要塞阻挡住中国国防军的进攻的消息传开以后,欧美各国的记者都蜂拥一样赶去了俄罗斯。就跟当年一个个急匆匆的来到中国,来到新疆一样。
现实跟预料的反差太大了。
战争开始后,没人认为俄军会是中国国防军的对手。三四年时间过去,俄军并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国防军的力量却变得更强大。他们的后勤保障,他们的军力,他们手中的武器,对比当初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可是本该俄军连连退败的消息猛的一下变成了两边势均力敌的僵持战,这让多少欧洲新闻记者兴奋啊。
强者打败弱者,从来不稀奇;弱者打败了强者,才能引来无数人的瞩目。
中亚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上发生的战斗就是如此。莫里斯也成为了这样人群大军中的一员。还因为自己较高的知名度和英国人的身份,而被俄军允许进入前线,进入到阿尔卡雷克要塞的核心城区。
结果,莫里斯不虚此行。他在这里见证了军事史上划时代的一幕。
这一天早上,莫里斯被房间外陡然高涨了n倍的嘈杂声给吵醒,起床后的莫里斯走到窗户前,一眼就看到了如同乌云一样遮蔽了天上阳光的飞艇军。明亮的天空变得昏暗,如同大片乌云被风吹过来一样,遮挡了阳光。那不是真正的乌云,而是飞艇,大群的飞艇。一艘艘巨大的飞艇,映衬着阳光的照射向着阿尔卡雷克要塞飞来。就像是传说中被神魔施展了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