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中国货占据了他们自己国家的市场。我在天津担任洋行的商务代表职务不过两年时间,英国的布匹、煤油之类的轻工产品在本地的销售额就下降了一半还多。
那些中国的商人,吝啬的家伙们。简直太讨厌了。
如果不是洋行每年会从中国政府手里得到一笔不小的订单,我这个商务代表可能就要失业。现在天津的英资洋行。很多都是依靠着中国人的机器订单来维持高额的收益的。”
莫里斯脸上很肃然。“我知道帝国正在逐渐的失去中国市场,但没有想到会这样的严重。依靠中国政府的订单是不能维持长久的。两年?三年?中国的工业正在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机器他们会自己制造出来。”
一时间莫里斯游逛天津城市的兴趣也没有了。他是自由撰稿人,但文稿主要是供给,连这次的中国之行莫里斯都接受了是保守党的喉舌。英国现任首相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却是自由党人,是抨击格莱斯顿最厉害的一封报纸。
同时这也就是说,莫里斯是反对格莱斯顿政府的,至少他对格莱斯顿是不感冒的。
可是格莱斯顿与保守党最大的争议是什么呢?是殖民地的定位。
1873年经济危机袭来的时候,英国的资产阶级要求加强殖民掠夺。和莱斯顿的对手迪斯累里根据资产阶级这一需要,提出“帝国主义”口号,把托利党改造成为能够满足贵族地主、工业资本家、金融资本家扩张野心的保守党。
换一句更加直白的话说——就是英国资产阶级在丧失了工业垄断地位和国内垄断组织不断出现的情况下,越来越把殖民地看成是不列颠帝国存在的生命线了。他们已经没有雄心壮志去在美国、法国、德国人的地盘里,跟美货、法货、德货去竞争了。
个人政治倾向于保守党的莫里斯却为这一认知黯然神伤不已。因为这意味着大英帝国经过数百年的积累,其国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