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和马丁炼钢炉,等到明年下半年,刘暹不仅钢铁产量会再创新高,军火也能达到步枪每月八千杆的产量。这在欧洲都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军火公司了。
即便要全力应付国内,适当的支援一下西乡隆盛,也是完全能做到的。
季锡良跟萨摩方面的谈判进行的很顺利。两边都是要走到兵戈相见的地步了,已经箭在弦上,退无可退。西乡隆盛倒是想抱上欧美的大粗腿,可英法美俄看重的都是东京政府。萨摩是抱无可抱,只能接过刘暹递过来的橄榄枝,两边一拍即合。
很快,鹿儿岛县的各地就张贴出来招工的告示。上面明白写着,鸿基煤业集团招工五千。布列着招工地点和条件,截止日期是到十月底。
所有人都知道鸿基煤矿是谁家的地盘。也都清楚鹿儿岛县突然大张旗鼓的给鸿基煤矿站台,意味着什么……
十月初,季锡良带着满意的结果回台湾去了。
而相同的时间里,张守岱在台南巡抚衙门的电报房里向北京拍出人生最后的一封电报后,乘船向着北方而去。
送别的人和场面远远比不上当初迎接的时候,但是刘暹携夫人,是都到了。
举国都在沉没。全天下的人都在盯着那艘向北方而去的船,张守岱到底带回的是和平还是战争?一切都将在他登陆天津时分晓。
船只在上海停顿了一晚,添水加煤。张守岱始终待在船上,拒不见客。
两天后轮船进入到渤海,天津已经近在咫尺。
张守岱,不,应该叫他邱光明,眼睛望着淼淼海面,手中不知什么时候摸出了一个小瓷瓶。“邱光明,你这一辈子值了。碰上了刘大人这样的大好人。给房子,给地,给银子。前四十个年头拼死拼活的干,也吃不到一口的饱饭,看不到一丝的光亮。直到碰到了刘大人啊……”
“四年!四年吃饱喝足,穿得暖,睡的香的好日子。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