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大鉴定师 > 第四百九十三章 奇怪的书法

第四百九十三章 奇怪的书法(4 / 5)

其神。

陈逸不禁叹了口气,不知道是哪个人,描摹成型后,便迫不及待的用绢书写,变成了现在这样没有任何神韵的mo yang ,本来还以为能够看到一位不知名的唐代名家的书法作品,却不料,只是一幅只有形体,而无神韵的东西罢了。

这形体上,倒是与王羲之的字体十分的相像,但是却根本没有王羲之秀美开朗,自然之态。

一直看到最后,陈逸不由摇了摇头,果然没有留下任何的款识姓名,而传说中王羲之为了换鹅所书写的黄庭经同样是没有落款,只在末行写下了‘永和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五山阴县写’,为此那道士似乎还少给了几只鹅。

只是,无论落款与否,这都不妨碍黄庭经成为一幅绝世的书法作品,引得后世名家争相摹仿。

看到最后,陈逸又接着再仔细观看了一遍,依然是与刚才一般无二的感觉,没有感受到半点的神韵气息。

这最后一个隔间的几个书架,似乎专门是放置书画的地方,而在此前的几个隔间中,陈逸都没有发现这样的书架存在,恐怕这也是此幅有形无神的作品,能够存在于这最后一个隔间的原因所在。

陈逸又仔细观察了一下绢质,就用手摸了摸,高存志曾跟他特别讲解过各代绢的特点,而从晋代至唐代,基本上绢质没有太大的发展,都是单丝绢,唐以后的五代到南宋时期,绢较前代有了发展和变化,除了单丝绢还chu xian了双丝绢,元代的绢总的来说比宋绢显得粗了一些,不如宋绢细密洁白,并且chu xian稀松的状态,而明代的绢看起来也是比较粗糙,这也是造纸发达,用绢不多所导致的造绢工艺下降。

从绢的材质上,倒是与唐代或者说之前的绢相差无几,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绢都是一种价值昂贵的材料,不知道是哪个败家子描摹了几天,便以为zi是书法大家,所以便在这绢上面书写黄庭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