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茶桌之上,万一被某个进他房间的人不小心碰到了,那绝对没地后悔去,虽然有修复符,碎裂之后也能修复完美,但是哪怕再完美,也已然不能称得上是一件完好无损的器物了。
虽然将壶放入了储物空间,但房间内的香气依然还存在着,陈逸吸了几口,然后打开窗户,让新鲜的空气流入房间,这时,香气才慢慢的由浓变淡,可以说又让他重新体验了一下泡茶的反过程。
将房间通风后,陈逸的目光,便放在了放在桌旁的那本宁诗精华录上,现在紫砂壶也已经重见天日,享受了一次茶水的美妙,也该是时候让这封明代的信札从书本中分离出来了。
陈逸将这本书翻至信札存在的页面后,拿起了一把小剪刀,然后轻轻的剪断了这信札上的几根缝线,然后小心翼翼的将信札从书本上分离了出来,摆放在了桌子上。
虽然这信札上面有着几个针眼大小的孔洞,但对于这信札本身的价值,没有任何的损害,字迹清楚,又有着几位鉴定大师的印章,可以说是一件难得的古玩文物。
古籍善本,有些价值不高,有些价值却是很高,其价值高低的程度,有时候并不在乎物体的完好无缺,哪怕破破烂烂的,但是上面记载了一些历史事件,能够让人们从中知道一些史书中未曾记载的事情,那么价值就非常的大。
摸了摸这纸张,虽然很薄,但是非常柔软,远远比那本宋诗精华录的纸张要好得多,李应祯是一位书法家,又是一名官员,找到一些好的宣纸,实在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这封信札,能够从明代一直保存到现在,完好无缺,这就是事实证明。
价值百万,不仅仅是信封上的内容而已,还有着李应祯本人那独特的书法,沈周,文征明或者祝允明等人,所留下的笔墨非常的我,但是李应祯流传下来的作品,却是十分的稀少,这恐怕一页信札,却能价值百万的原因所在。
李应祯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