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看不到紫砂壶的模样,这光芒形成了一个圆球,颜色并不是五颜六色,而是一片白色,一道道光芒不断的旋转或者运动着,看起来十分的美丽而炫烂。
陈逸看着这一团光芒,万分期待着它消退后,里面的紫砂壶,会呈现出比鉴定信息中更加精美的模样。
在光芒前看了一会,他不禁感到有些度日如年,十分钟,或许在往常,稍稍分神就过去了,现在却是过得十分的缓慢。
此时,他看到了放在桌子一旁的手提袋,与其这样关注着光芒,倒不如先看看这书中所藏的信札,想着,他小心的移动身子,坐到了五本书的位置上,期间不敢触碰到紫砂壶半点,好不容易凑够了五百鉴定点,触碰一下,估计就一下回到解放前了。
陈逸将五本书从手提袋中拿出来,然后找到了其中那本宋诗精华录,慢慢的将其翻开。
很快,他便在其中找到了鉴定信息上所展现出来的李应祯至沈周的那封信札。
这封信札并不是简单的夹在书中,而是用线与整本书缝合在一起,其所用的纸张,仅仅只比书张用纸厚了些许,夹杂在其中,根本毫不起眼。
其上最为显眼的便是李应祯那一手秀丽而又气度非凡的字迹,除此之外,便是那六枚字体各异的印章,能够被如此多的收藏家收藏,可见此信札的珍贵。
李应祯乃是文征明的书法老师,其女婿祝允明亦是跟其学习**底之深厚,对于李应祯,他的了解,也只限于资料而已,其传世作品根本未曾得见一幅,据高存志说,李应祯的传世之作很少,现今大多都在一些著名博物馆珍藏的,至于拍卖市场,近十多年,也仅仅只有不到十五件上拍。
这一封信札用线缝着,倒是不费什么功夫,把线剪开,便可以毫发无伤的将信札从书本上分离下来,比起他所发现的其他隐藏起来的古玩,可以说容易多了。
在展览会上发现了这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