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疏抵达刘彻御前,刘彻随即批示:下御史。
随即,整个朝野沸腾。
比起之前齐鲁那些破事,稍微碰一下,不小心就要惹上一身骚。
这个事情,无疑是大臣们非常有兴趣的事情。
自从刘彻登基之后,群臣就一直在喊着:先帝遗子,安可留神京?宜早封建之,以定君臣名分!
对大臣们来说,先帝什么的,已经是过去式了。
现在在皇位上的天子,才是至尊。
既然是至尊,那么,那些碍事的家伙,就应该赶快滚蛋!
滚的越远越好!
总之,别留在长安碍眼就行了。
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可靠的稳定的可以继承皇位的天子血脉。
可怜刘彘刘寄兄弟,还没有成年,就被这些家伙轮番轰炸。
大臣们恨不得马上就让他们滚去某个地方,自生自灭。
但刘彻一直拖着,拖到今天。
终于,车骑将军义纵带头发起了冲锋。
而天子也事下御史。
而不是跟之前一样留中不发。
这其中的意味,让人玩味不已。
自然,是个傻子都明白,天子要封自己自己最小的两个弟弟为王了。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立刻就有无数人跟风。
首先跟上义纵节奏的,是刘彻新提拔的那七八位千石的九卿副手们。
少府丞司马安、宗正丞文禁,上大夫番训、丞相长史商容等,旋即上书,纷纷在引用了义纵的奏疏原文后,再给义纵点了个赞,然后说什么‘古者裂地立国。并建诸侯以承天子,所以尊宗庙社稷’现在,先帝遗子彘、寄,已经足够大了,‘陛下当以天下为重’。
这些家伙的奏疏,自然是被留中。
一般皇帝留中,有两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