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郡的刍税征收比例下降,以此照顾当地的经济和民生。
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尤其是汉太宗以来,汉室奉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休养生息。
上郡干脆就常常免征刍稾之税在内的许多杂税。
刘彻上台后,干脆就宣布:上郡地恶,其民劳苦,朕甚悯焉,其诏免刍稾,更传之役。
反正那地方也收不了多少刍稿税。
一年撑死几十万钱。
而且,刘氏实际也已经有十几年没收他们这个税了。
与其保留这个名义,还不如拿来收买民心。
至于那更役与传役,考虑到当地艰苦的民生,刘彻为了维护当地的民生经济,鼓励生育和发展,自然也只能免除。
不然,以当地人口规模和土地的情况,刘彻怀疑,当地的百姓,尤其是下层的百姓,一旦被发去服徭役,恐怕马上就要有一个家庭陷入困顿,甚至绝境。
这会迫使他们不得不抱团。
然后形成一个个大家族。
依靠家族的庇护和力量来求存。
但,大家族,是刘氏最讨厌和最不喜欢的一个社会模式。
一夫狭五口而治百田,才是王道。
因为大家族,将会诞生世家,世家会产生豪强,豪强最终能演变成门阀。
为了鼓励百姓分家独立,生育抚养后代。
刘彻就只能选择免除对此地百姓伤害最大的两种徭役。
在这两个事情上面,刘彻表现的跟他自己标榜的一样,爱民如子。
然而,到了棉花上面。
刘彻马上就变了一张脸。
剥削起来,可以说是毫无底线。
一斤棉花抵四斤粟米。
这个政策看上去,农民伯伯似乎赚翻了。
讲道理的话,汉制,一石四钧,一钧三十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