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信得过的,能让自己舒服的大臣。
如今的丞相周亚夫和御史大夫晁错,刘彻用起来还是很舒服的。
还有汲黯和总数多达数百人的尚书和侍中官员,在帮着刘彻梳理和总结报告。
这样,皇帝,就有了许多时间来锻炼身体,娱乐放松。
更妙的是,刘彻特意将总结摘要和报告内容的人分成了三拨。
汲黯和他的尚书们负责总结和梳理,而太常衙门的侍中官们负责复核,最终交给宦官,也就是王道来报告。
这样,下面的人想要欺瞒或者搞鬼,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而且,刘彻隔三差五,来了兴致,就会将所有的奏疏全部看一次。
一旦被他发现问题,那就不是掉脑袋这么简单的事情了。
这样的制度下,刘彻保证了自己的权力不会被蒙蔽。
但操作难度也大大增加。
在本质上来说,皇帝与大臣,君权和臣权,永远都在拉锯和搏斗。
就像自然界的进化,一方提高了自己识别真伪的能力,另一方自然也会开始相应的演化。
还好,刘彻此时所处的时间节点,官僚们还没有点亮他们的那些强大的科技树,许多后世官僚们都会的招数,他们还没来得及学会。
所以,到现在为止,刘彻依然能掌握局面。
但他知道,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
大臣和官僚们,总有一天,会找到针对性的方法。
到那个时候,他也必须相应的做出针对。
听着王道报告奏疏的摘要。
最近,长安和天下的焦点,都在马邑城下那被围的匈奴联军身上。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匈奴人不大可能逃出去。
但,包括刘彻在内的所有人,在匈奴人覆灭的报告,没有摆在眼前时,也不敢放松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