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继续说道:“卿等可有推荐人选?”
若是之前,大家对主爵都尉的态度,那是必须拿下的肥差。
但如今,却是唯恐避之不及。
像这样一个职权未必很大,还必然得罪人的职位。公卿士大夫们。只有一个念头——离它远一点!
一时间,场面有些冷场了。
甚至已经有人决定——假如天子执意要求推荐的话,那就将自己衙门的几个刺头丢出去填坑吧。
好在,大家的担忧并没有成为现实。
很快,尚书令汲黯就很善解人意的出列拜道:“臣黯以为,故太子舍人主父偃,自服侍陛下以来。忠心王事。办事勤勉,或可为陛下解忧!”
主父偃?
很多大臣对这个名字都很陌生。
即使偶尔有听说过的,印象也不深,只知道,此人似乎在今上即位后,就随前朝中大夫周仁之子周远,一起去了江都国,主持当地的晒盐工程。
如今。陛下将此人从江都调回来,好像也算符合情理。
毕竟。潜邸大臣,外放地方磨砺之后,调回来再委任大任,这也算汉家传统。
刘彻闻言,点点头,道:“尚书令所荐举人选,颇合朕意,即以主父偃为主爵都尉左都尉,主掌天下郡国擅权平贾之协调,掌均输百货,调解物价之权!”
郡国平贾擅权,当然不能长期游离在官府的控制之外。
这也不符合大一统的中央集权趋势。
所以,将平贾擅权的地位,明确为半官方,类似三老一样,也就是必然了。
当然,这个任命的背后,还隐藏着刘彻在未来要成立工商物价管理局的意思。
掌握物价,制定物价,并且借此影响天下。
这是每一个封建王朝,都曾经做过的梦。
而臣子们一听刘彻的这话,却是立刻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