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少府的东西织令衙门里,近半的工人,依旧在使用这种原始落后的技术织布。
这就是为什么,两汉魏晋时期,布匹能成为硬通货的缘故。
当然,也不是没有先进的机器。
东西织令衙门里,还有着专门为皇室贵族服务的织布机器。
这种机器,称为杼机,源自春秋战国时期的技术大爆炸。
《诗经。尔雅。大车》中就有记载这种机器,所谓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
甚至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句‘谷则异室,死则同穴。’
这里的大车,指的就是原始的杼机。
杼机发展至今,相关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其织布效率是过去原始的锯织机的十倍以上。
但依旧不够用!
目前少府的东西织令,每年只能堪堪完成国家布置的纺织任务(注)。
更不要说去市场上销售,赚取利润了。
所以,刘彻现在迫切需要一种新式的高效率的织机。
这种机器要制造简单,结构简易,易于维护和使用,同时还能提高纺织效率。
最好能适应棉花的纺织需要,尤其是极难伺候的粗绒棉的纺织需要。
目前,从乌孙和匈奴通过走私和合法贸易渠道获得的棉花,在今年已经在上代两郡的皇家庄园、行宫以及代王的王田里进行了试验性的种植。
总共种植了大约两千亩左右的棉花。
目前这些棉花已经收获,并全部运回了少府的仓库,种子保留后,其棉絮交给了东织令衙门去试织。
明年,棉花的种植规模,将会扩大十倍以上。
到后年,汉室的棉花种植面积很可能超过百万亩。
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技术的研究自然也得跟上来。
倒是纺织科技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