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刘彻可能也会跟他们好好说话。
但他们居然威胁起来。
威胁一个皇帝,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作死的表现。
既然他们作死,那刘彻也不介意让他们清楚,什么叫nozuonodie。
当然,肯定不能直接就将这些家伙给弄死或者弄残了。
不然,这舆论会怎么看?
而且,此番长安的政局非常诡异。
除了这些跳出来的列侯们外,刘彻通过绣衣卫的密探,至少找到了两个甚至三个黑手在幕后鼓动和操作乃至于给这些人打气的迹象——不然,就那帮已经远离政治,每天混吃等死的列侯,哪来这么大的胆子或者说自信?
另外,绣衣卫报告。
哪怕是过去刘彻认为的自己的基本盘——考举士子们,这次也出现了大量的反对废钱声。
这就让刘彻非常失望了。
考举出现至今,不过三年,这个制度甚至远未完善,也远未到拥有能影响国家政策的力量。
通过这个制度走向官场的士子们,却已经迅速腐化了。
绣衣卫和监察御史们报告,在关中的四千多名被分配到基层任职的士子,在过去三年里,有两千多人,与当地的富商、豪强有了密切的联系,其中大半,甚至与之有了联姻的关系。
剩下的人,至今还能坚守自己最初理想和理念的人,恐怕也跟后世的大熊猫一样珍稀了。
刘彻虽然从来没有对此有过什么指望和希望。
官员的腐朽和堕落,本就不是凡人能阻止的。
然而,这次,从考举出来的士子中,居然也出现了大量的不跟刘彻合拍的声音。
这就让刘彻非常失望了。
这让刘彻意识到一个问题:他需要的不是一些这样的来自五湖四海,有着各种各样心思和各种各样诉求的官员,也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