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此刻,当薄世得知,眼前的这个巨大的滑轮组的制造原理,是来自那名为大秦的国度时,他的态度也变了。
“如此说来。这大秦大抵也算是一个有道之国了!”薄世评价着:“有机会的话,吾回长安,或可召那大秦使者问上一问……”
这样的评价,对于中国的士大夫贵族阶级来说,已经是很难得了。
毕竟。如今的国人。对于外部世界,基本上都是将那些国家的人民,看做是两条腿走路的野兽,需要中国爸爸‘教化’和‘感化’,才能知道如何做一个真正的有益于世界的人。
能让一个贵族对一个域外之国,做出‘有道’这样的评价,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飞越。
“子仁兄。某倒是见过那大秦之使……”徐偃微笑着道:“其人相貌大体与中国类似。也还算知礼,据说陛下命其随《诗》博士王公进学,翌日,或可与兄坐而论道,也说不定!”
薄世点了点头。
诗经是诸子百家都认可的圣典,与尚书、洪范等著作一样,在此时,不拘黄老儒法墨。都会研究和阐述。
当然,在一些细节上的理解。各派就南辕北辙了。
哪怕是同一派系,不同的流派,也可能出现争论。
说话间,楼船就已经顺风驶出了上千步,几个士卒,拖动一个巨大的船锚,将之沉入河底。
薄世与徐偃都将视线的焦点转移到那个还沉没在水中的巨网之上。
天子动员了少府技术水平最高的东园寺,几百名当今世界最顶级,最灵巧的工匠,用了半年时间,在少府和墨苑的无数专业人士的智慧帮助下,花费无数金钱,最终才制造出三具拖网。
仅仅为这三具拖网,不计人工,单单是材料上,少府就支出了起码六七百万钱的巨额资金。
平均每具拖网,仅仅是它本身,哪怕是就地分解,也能值钱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