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里,同样储存了大量的谷物。
通常情况下,这些家伙是宁肯自己家的仓库发霉,也不愿意将粮食拿出来赈济灾民的。
而关中实施了粮食保护价后,这些列侯们,就再也没有从自己的封国里运粮来长安了。
关中的粮价已经无利可图,精明的列侯们当然会选择将自己的粮食存在封国的仓库里。甚至,有些更聪明的家伙,选择将自己封国的奴婢和家臣家眷,也带到长安来吃便宜的粮食。
可这样子做,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列侯们肯定不愿意自己的粮食被贱卖。而运粮到关中。又无利可图,那么,这些粮食,就只能在家里发霉。
粮食不像黄金,随便丢个地方藏起来就好。
粮食会腐烂,会发霉,会变质。长期储存。更要成本。
而假如卖不出去,就只能白白丢掉,甚至还要搭上不菲的管理成本。
在以前,列侯们也没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封国的仓库里,大量的粮食发霉变质。
别说是他们了,朝廷的官仓里,这样的情况。最近这些年,也不断发生——甚至连串钱的绳子都腐朽了。
这样的情况不断持续。很多列侯,心里面其实都是焦急的。
每天看着自己的粮食不断腐烂,这样的心情,就跟后世资本家,把牛奶和咖啡倒到大海里是一样的。
他们亟需给自己的财产找到一个保值的途径。
还有什么比这次天子开出来的条件和政策更保值、增值的方法?
对掌握了大量特权和财产以及土地的列侯来说,将粮食从封国,运去彭城,根本不是问题。
他们有着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就算是食邑几百户的列侯,家里面也养着几十上百的奴仆。
这些人平日里,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去运粮,还能增加收入。
而将那些在仓库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