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于天子,忠于社稷,学有所成,报效君父,护卫桑梓,佑我家邦!”
然后,在军官们的带头下,这些孩子站起身来,齐声朗诵无衣。
“岂曰无衣,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刘彻看着这一幕,非常满意,没有继续前进,打扰这些孩子。
“现在,此地有多少孩子入读?”刘彻问着身边陪同视察的少府岑迈。
“回禀陛下,此地现在共有六岁以上稚童四百七十八人……”岑迈早把这些数据背的滚瓜烂熟,自然立刻就回答了上来。
刘彻皱了皱眉头。
以现在的情况来,这样的模式,很适合汉室目前的情况。
当然了,大规模普及,那是做梦,未来几十年,都可能只能限定在上林苑里。
教育事业,永远是最烧钱的工作。
尤其是在这西元前的世界,养一个脱产的男孩子,可能需要四户甚至五户人家的财力来供养。
这思贤苑的这个学塾,成立不过一年半,就吞掉了十万钱。
平均每个孩子一年消耗千钱的资源。
这还是老师与学校用地完全免费的情况。
但是,未来的汉室军队,必然是职业化、专业化的。
需要大量的知识分子加入其中。
虽然现在的汉室天下,就算是儒家,大部分也是尚武成风。
朝中大臣,基本上都有着军方背景。
只是,想要让这些知识分子去军队,从基层的队率、屯长甚至什长干起。
那就真是强人所难。
而且,也不现实。
这些精英教育模板下教育出来的知识分子,虽然也有草包、庸才,但是精英教育制度下,只要成才,基本都是人杰。
这样的人才去做个什长、队率,本身就是对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