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这些有益民生的事情了,就是大兴土木,酒池肉林,他也要照办。
刘彻看着岑迈巍颤颤的模样,也觉得怪可怜的。
他明白。少府也是要政绩的。
若是照他这样大手大脚的开销下去。恐怕,岑迈这个可怜的老臣,要被逼疯了。
于是,他出言安慰道:“岑公不必心忧府库,朕前日接到江都国内史主父偃的奏疏,言其已按朕之意,在江都沿海。营造盐田。朕已下诏,将江都盐田,划归少府所有!”
主父偃奉命南下江都,身负的使命,除了督造可以在近海甚至远海航行捕捞的船舶外,另外一个职责就是在江都国内开发晒盐的盐田。
晒盐法,不是什么高科技。
当初吴王刘濞就曾发动十几万人,煮海为盐。以吴地丰富的海盐,垄断了汉室大半的食盐贸易。获利无数。
刘濞所用的煮盐还是太过原始,而且浪费人力。
刘彻让主父偃带了几十个少府工匠和两个墨家的弟子南下,交代了他们引海水到盐田之中,利用日照晒盐。
至于具体怎么操作,那就要看他们不断的试验和操作了。
反正,这个事情,技术难度并不高,只要耐心,多试几次,总能摸索出方法。
这不,主父偃前几天上书刘彻报喜。
盐田晒盐法已经成功啦!
随奏疏而来的,还有整整一大包晒出来的海盐。
刘彻看过了,主父偃晒出来的海盐,其实是粗盐,距离它变成后世的食盐,可能还需要几道工序,清除杂质,有害的物质等等。
但对西元前的农民来说,粗盐也是盐!
只要能吃,不会死人就行,计较那么多干嘛?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绝大多百姓,食用的食盐,都是粗盐。
至于精盐什么的,那是只有官宦人家和有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