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来孤的思贤苑一会,孤要与民同乐!”
“诺!”王道点点头。
汉室太子,常常都会在自己的宫苑中招待关中甚至关东的地方豪杰与名流。
这属于太子的日常活动,基本上不会让人太过注意。
但是,刘彻自打回了长安后,一直就在调阅少府衙门的文档和内史衙门、丞相府、御史大夫衙门的记载。
从枯燥的文档中,刘彻对平贾制度更加深入的了解。
根据少府的记载:诸司市常以四时中月实定所掌,为物上、中、下之贾,各自用为其市平,毋拘它所。众民卖买五谷、布帛、丝绵之物,周于民用而不雠者、均官有以考检厥实,用其本贾取之,毋令折钱。万物昂贵,过平一钱,则以平贾卖与民。其贾氐贱减平者,听民自相与市,以防贵庾者。
这么看的话,平贾制度似乎是一个物价的自我调节机制。
但实质上,这个制度比想象中复杂的多。
因为,许多交易实际上本非是钱货的交易。
农民出售或者购买的东西,也并非是完全拿钱的。
打个比方,某农民挑着一百石粟米来到集市。
其实,他并不是想把这一百石粟米变成钱,而是来购物的。
这样一来,他首先得先把米卖给米店,然后再拿钱去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但是,大多数农民大字不识一个,这么复杂的流程,他们通常懒得去走。
于是,这个农民是直接挑着米到他所想买的东西的店铺购物的……
那他的米跟他所购买的商品之间的价值衡量,就需要一个裁决者。
而这个裁决者通常就是该市集的‘擅权’。
而市场是多变的,商人是狡诈的,为了防止市集的商人勾结起来,于是,在平贾之外,还有个官方的定价,各市集所有商品,官方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