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的考试,教育部公布的1993年升学率,初中升高至是44·1%,就是说近600万人失败了,高考生活率是33·9%,140万人失败了,来“新梦想‘参加托福和cre考试的,我算过比例,平均是个学生中只有一个人拿到美国奖学金出去,又有3万多人失败了。”
顾小凡话像是一波又一波的浪潮,每一波的绝望与压迫感都加重一层……一*的情绪堆叠着,令人踹不过气来。
渐渐地,随着顾小凡的这一个失败的描述,台下所有的群众演员都被触痛最敏感的神经,无不动容。
顾小凡说的学生,但是群众演员们却听到了自己,演员何尝不是跟这些学生一样,每天在面对失败……一遍又一遍的。
而没有人知道,顾小凡说的也是他自己。
就算他拥有的系统又如何,就算在能有剧本又如何?
在表演虽然是一个集体项目,但是对他这位导演兼演员本身而言却是无比的孤独。
那种孤独感之下,没有人会给你任何归属感,在镜头前,当作为导演兼主演的你,会不断面对比自己更好的演员,知道未来将会有无数的人看着他,会质疑你利用导演的职权钦定自己为主角。
所以当你陷入泥沼之后,只能在众目睽睽之下独自爬行前进。
你努力为自己的疑问找到答案,不断地在心里咒骂自己,与内心深处的自我辩论,试图寻找突破极限的方法。
这些都是只能是你一个人完成,你甚至找不到任何来教你。
朋友,父母,亲人,任何跟自己有关系的人,都无法帮助你,你所能指望的,只有你自己一人。
顾小凡在黑板上用力写下“despairing(绝望)”的大字。
“failure(失败)无处不在,人生如此despairing,(绝望)这就是现实!”
顾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