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二十年前,那位蛊道地仙,已然寿元耗尽,身死道消。
蛊道之辈素来被视作旁门左道,因为不修本身,只习外物。
其实蛊道乃是操纵蛊虫之流,斗法起来十分厉害,但却只是手段,而非本体的助益。
那位蛊道地仙的本命蛊虫,乃是一头八转妖仙,因而主人也是八转地仙。然而蛊虫寿元长短有别,比如蛇类蛊虫,寿元较长,而蝴蝶血蜂一类,则寿元较短。
寻常虫豸之类,寿元不过一年前后,这些蛊虫虽是修炼有成,但也不能太高。正因如此,那八转妖仙的寿元,其实才仅七百,到了那时尚未突破,便即枯死,那位蛊道高人不能使蛊虫突破,反而另寻法门重炼一头,终究无用,随之身死道消。
至于另外那位神魔炼体,则是七劫不朽,寿元已过八百,但还算壮年之时,气血强盛。
秦先羽有五转地仙的修为,手段不凡,可敌一般的六转地仙,可面对三重地境以上的,便力有未逮。
三重地境,便是第三重仙凡壁障。
六转地仙和七转地仙,不亚于龙虎真人和陆地神仙的差距。
纵然秦先羽修成六转地仙,面对七劫不朽,都未敢言胜,何况眼下才初成五转地仙?
能够越过第三重地境的,天资根骨自不必说,功法传承定也不凡。而修炼到了这般地步的人物,除却道德仙宗那等纯粹以修行为重的修道人之外,其余者大多都身经百战,斗法手段自也不凡。
“好在连山门已有一位太上长老坐化,剩下的是那位掌门,否则面对两位三重地境以上的人物,逃也逃不掉。”
秦先羽心中略有叹息。
其实他要寻的只是宗衡,而不是要对付整个连山门。
但宗衡闭关多年,至今不曾外出,秦先羽要寻宗衡,便只能上连山门。
根本不必多想,连山门定然不会交出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