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闲庭信步,不缓不急,只在殿中四下游走。
他背负守正剑,身穿淡色道袍,挽起道鬓,头顶是一支细剑形态的发簪。耳边两侧,有丝缕发线垂下至肩处,甚显飘逸之风。
期间遇上过不少机缘秘术,但都不合心意,故而置之不理。
而秦先羽心中也极为疑惑。
古往今来,能够踏足通明阁的,数量可算是极少,其中多是道祖之辈。但凡道祖,只要通过三十三重阶梯,踏足三十三重天上,来到通明阁,那么便能获取机缘,基本没有空手而归的例子。但通过三十三重阶梯的道祖,亦是屈指可数。
传闻最后的三十三重阶梯,甚至涉及了仙胎羽化的境地,对于道胎之境的道祖而言,不亚于以凡人之身面对仙家境界,故而能入三十三阶以上宝阁的道祖,古来至今亦是稀罕,如今尚在世间的也仅有一人,便是浩然宗的掌教,乾坤正气真人齐冥圣。
而对于年轻弟子而言,要以凡人之身,通过第十三阶,极为艰难。而通过第十三阶后,未必能够在迷雾中寻到通明阁,而寻到通明阁之后,却也未必能够从其中得到什么机缘造化。
放眼天地之间,能够从中得到机缘的,何其稀少?
但秦先羽几乎每隔几步,便能感应到另外一种真仙秘术。
可他若觉不适合自身,便尽数弃之。
遥观古今,能入通明阁的年轻弟子何其稀少,而能够从中获得机缘的也不过寥寥几人。可秦先羽每隔几步就能感应其余秘术,堪称机缘无数,但他却弃如敝履,倘如此事落在外人眼里,实是暴殄天物,枉费缘法。
若是以往那些辛辛苦苦,侥幸得以踏入通明阁,却未有得益,空手而归的弟子,知晓了秦先羽的事迹,却又不知是何感想?
“是因为先天混元祖气,故而让通明阁之内的灵性,将我错认为道祖之辈?所以没有考验,诸般秘术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