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这粮种的质量当然也信得过!”
“这位老哥说得没错!”另一个粮农笑眯眯地道:“而且县里已经下文了,只要我们种的是仙壶牌的粮种,每亩地还有三百块钱的补贴,有这么好的政策,当然要到这里来买粮种啦!”
萧平听到这里也明白,这个政策肯定是在刘云亭的推动下出台的。毕竟他心里是有数的。这些粮种是陈老支持推广的,五溪市的粮农种得越多,给陈老留下的印象自然也会越好。
而有政策扶持再加上去年种子基地的示范作用,才让许多本地的粮农对仙壶牌水稻种子趋之若鹜,纷纷赶来购买。
其实首次推向市场的粮种能有这样的销售情况,已经可以称得上是非常好了。但对志在全国甚至是全球粮种市场的萧平来说,只做到这种程度还远远不够。
萧平看了看其他来买粮种的粮农,皱眉问那个年轻人:“来的全是本地人吗?咱们五溪市有那么多粮田?”
年轻人摇摇头道:“也不全是本地人,从各地赶过来的粮农也不少。特别是南方的更多。”
听到这话萧平的心情好了许多,看来仙壶粮种的影响力已经开始向全国扩展了。不过在开心的同时萧平也有些好奇,忍不住喃喃自语道:“我好像没看到过仙壶牌粮种的广告吧,这些外地粮农是怎么知道的?”
“嘿。我也想到这个问题,昨天还特意问了呢!”健谈的年轻人一拍大腿道:“这些人都说去年在他们家附近也有人试种仙壶牌的粮种,他们也都是看到了实际效果后。今年才过来买粮种的。而且我还听说有不少地方和咱们县一样的政策,种仙壶牌的粮种有补贴的。”
年轻人的话让萧平恍然大悟。敢情还是榜样的力量以及补贴在起作用,才让外地的粮农也大老远的赶来购买粮种。
说起来农民是最实在的一群人。只要他们亲眼看到了新粮种的好处,肯定会优先考虑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