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没有动力供职,制度也就走向消亡。
如果当时唐朝没有碰到鼎盛的大食帝国,也许一路往西打下去,整个中华历史的走向都会不同。
大明现在就面临与唐朝几乎相同的一个问题。
立朝一百余年,土地兼并严重,军户逃散
假使能够打开河西走廊,经略开垦西域,转移中原的土地矛盾,或许大明的国祚再延续几百年都有可能。
当然,最后拍板的还是天子。假使朱厚照不同意,谢慎便是磨破了嘴皮也是无济于事。
朱厚照背负双手踱起步来,良久点了点头道:“先生说的有理。只是大明一直奉行的是镇守嘉峪关的政策。就这么出关而去,恐怕会引得朝野上下沸腾啊。”
朱厚照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这也正是谢慎所担忧的。
若说大明朝什么人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那一定是文官了。
别管是对的错的到了他们那里就都变成了错的。
“这点陛下不用担心。他们若是反对就让他们反对,臣自有应对之策。”
谢慎对这些文官腐儒可是彻底受够了。大明亡就亡在他们手中。
“恩,朕听先生的。”
有了燧发枪,朱厚照心中也有了底气,再推行所谓的西域经略时如果被文官指着鼻子骂至少可以还嘴了。
“其实,要想让这些文官闭嘴很简单。”
谢慎想了想,还是决定提前把这招必杀技祭出。
“先生快说来看看。”
朱厚照自然也是饱受文官之苦,听闻有办法让这群老匹夫闭嘴,别提有多高兴了。
“办报。”
谢慎微微笑道。
“办报?”
朱厚照反复推敲着这两个字,还是没有明白是什么意思。
见皇帝陛下狐疑的朝他望来,谢慎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