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拍脑袋就能算出的。
谢慎可不想露怯,故而十分谦虚的向范呈请教道。
范尚书并没有立刻作答,而是沉吟了片刻。
“保守估算也得十万人,也不是一项小工程啊。”
范尚书的话无疑是最权威的。他这么说证明疏通运河所耗费的人力也不会少。
好在疏通运河所需时间要比开凿一条新渠少的多,征集的民夫应该也能够接受。
“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加快疏通速度的?”
谢慎毕竟是阁臣,许多事情都需要想到不然真的开始疏通运河,会有一系列问题出现,到时可就要手忙脚乱了。
“这个......”范呈显然有些犹豫,眼神闪烁不定。
谢慎清了清嗓子道:“老大人不必顾虑,有什么但说无妨。”
范呈叹息一声道:“其实如果真的是青壮来疏通运河,最多三个月便能初见成效。可来的大多是老弱罢了,时间上很难有保证。”
谢慎大惊道:“这是为何?”
范呈解释道:“大明徭役是义务制,每个百姓都有义务参征徭役。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许多人不愿意受徭役之苦便出钱请人代替自己参加。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股风气,甚至有了一种专门的营生就是代征徭役的。”
谢慎点了点头,这事他是知道的,可是这与参加徭役的都是老弱有何关系?
范呈继续说道:“徭役很苦,一征发往往大半年都得待在外面,所以很多人代为参加一次后就都放弃了以此为生的念想。能够留下的人有限,久而久之就都上了年岁。”
谢慎恍然大悟!
代参徭役可不是代种树代浇水,这可是玩命的,估计没多少年轻人愿意受这个苦。
愿意吃苦的大多是一些有阅历的老人,他们明白生活的不易只要能够讨一口饭吃就愿意代人参加徭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