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是被王守文气的直吐血。
话说一半,这王守文是怎个意思。
谢丕却是打趣道:“若真有倭寇,慎大哥你的棉花种植计划可能就要放一放了。”
谢丕是无心一说,可听在谢慎耳中就全然不一样了。
滩涂种植棉花在技术上不存在太大的障碍,如果官府那边不阻碍确实可以很快的施行。
可谢慎忘记了一个最大的变量--倭寇!
倭患可是东南沿海的顽疾,直到戚继光戚将军练了戚家军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可现在不是嘉靖朝,难不成谢慎还得弃文从武练新军去?
这当然是玩笑话,可谢慎此刻却是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要知道倭寇在沿海劫掠,多是利用涨潮退潮的间歇抢时间差。
故而倭寇的袭扰范围多集中在沿岸,很少能往深处去。
但越是如此,沿岸的百姓面临的威胁越大,首当其冲的便是沿海滩涂。
要是在滩涂种棉花,棉花且不说,那些种植棉花的百姓怎么办?
这些百姓很可能都是王家、谢家的佃户,都是穷苦人家。他们生活本就不易,若再因此被登岸的倭寇残害就太惨了。
谢慎虽然不是圣人,但也不能做人渣啊。
如果真的有倭患,似乎海涂种植棉花的计划就得暂时搁置了。
唉,谢慎好不容易燃起了热情就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实在是闹心。
倭患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个利益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开海禁。
可在谢慎的眼中,大明开海禁应该是隆庆朝了吧?
现在不过是明中期,怎么可能开海禁?
难道历史会因为他的到来发生诡异的改变,或者说是蝴蝶效应引起连锁反应?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