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夕之功就能有所成就,半年的时间...
“这一幅字,又是谁所书写?”瞧得苏炳仁第一次递上的书卷,李世民抬手轻指,开声向苏炳仁询问,神色之间,若有所思。
“回皇上,这一幅,乃是由微臣府中一寻常丫环所书,”见得李世民问得正题,苏炳仁恭声说道:“也是半年而习得,只是她的字,比之骆宾王,要逊上数筹。不过这对于一个丫环来讲,却也是不错了。”
“又是半年?”李世民双眼忽地亮起,看着苏炳仁说道:“这般说来,苏爱卿也是知晓了那骆宾王的习字之方?”
“回皇上,这习字之方,并不是什么秘密,当初柳先生初创之时,柳府上下,知之者多矣,只是没有几人曾照着去写去做罢了。”知道李世民定是也想到了这件事情的益处,苏炳仁正色回禀:“便是微臣府中的丫环,也是曦儿那丫头逼着试习,没曾想,效用竟是这般地令人惊奇。”
昨日里听得孙女说起这个习字的方法,又亲见了芭蕉书艺上的惊人变化,苏炳仁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如把把这个方法,也像是《三字经》,‘汉语拼音’一般推行开来,如果所有的学子都能轻易地便习得了一手好字,将能为大唐的诸多学子,省下多少个十年习书练字的时间?
对书法之道颇有研究的苏炳仁,最是清楚明了这习书练字时的苦楚,没有个数年,甚至是数十年的苦功,若是想写出一手能够搏得别人认同的好字来,难!
这绝对是一个善举,同时也是一个可以造福数代学子的壮举。
苏炳仁悄抬起头,小心地看了李世民一眼,大唐的这位明君,现在也定是已然想到,该如何去利用,这个与国,与民,皆有益处的方法。
“李然!”略思量了下,李世民忽然开口向身侧的内侍总管李然吩咐道:“你速去一趟礼部,宣礼部尚书王珪到这书房议事!”
“嗯,还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