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影片后,我有信心了。”瑞恩在她耳边低声说了一句,“亲爱的,等着收获你人生中第一个奥斯卡提名吧。”
这部影片确实超过了瑞恩对娜塔莉的期待,或许是有前两部实验片的磨练,她十多年的学习积累,终于绽放出了应有的光芒。
作为一部真实改编的人物传记片,《127小时》有它不可避免的天然缺陷——情节冲突不够,故事主线过于单一。
电影在叙事上只选择了艾伦一条线索,全片百分之八十的镜头都是他的画面、他的视角,娜塔莉特意突出了一点——当人被困时根本不可能知道除自己之外的其他事情!
“家人知道我失踪了吗?”
“他们有在找我么?”
“我的朋友有没有报警?”
这些都一无所知!有的只是未知、茫然、恐惧、焦躁、忧虑……
只有用这种手法才能更好的展现这些情感,观众才更容易体会主角此刻的心,娜塔莉虽舍弃了剧情冲突的效果,却在情感的呈现上达到了高度的还原。
特别是断肢求生的场面,影片在呈现这段时,明显比拍摄中的‘血腥’程度差了许多,娜塔莉在后期制作时,采取了比较克制的手法,刻意模糊了截肢的场面与血腥的程度,尽量使观众感觉不到过多的不适。
即使瑞恩没有亲身经历过,却也知道现实情况比片中展现的要残忍、血腥的多得多,即便如此观看这段时依旧感觉很痛苦,甚至一直痛到片尾,感觉艾伦每刀都像割在自己身上一样,那种**上的疼痛直达心扉,就像他说的那样,真不敢想象艾伦?拉斯顿是怎么挨过来的……
在重要的情感叙述方面,娜塔莉同样采取了比较克制的态度,没有简单的胡乱煽情,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对待生命的态度方面,这点难能可贵。
还有在镜头运用和剪辑上面,娜塔莉也展现了自己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