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翻这个人是个直臣,不畏权贵,敢于谏言。算是良臣。不过他的姓格比较吃亏,在孙权前期的时候,比较英明,所以虞翻能谏言,孙权能容忍他。只是到了孙权晚年,姓格大变,猜忌,糊涂。
虞翻屡次犯上,结果被贬到了交州,算是比较凄惨的一个。
严畯与步骘这二人都在三十岁左右,都是标标致致的文人相貌,肤色白皙,蓄养着长长的胡须,只是眼有精芒,不似常人。
这二人一个官至尚书令,能力很强。一个官至丞相,能带兵打仗,又能管理朝政。都是东吴赖以鼎立一方的重臣。值得一提的是,这二人都与诸葛瑾相友善。
因此,对于刘封的态度,就有些冷淡了。
最后一个值得注意的就是薛综了,这个人的具体事迹刘封不太清楚,但却知道这人排名较高,官至太子太傅。也算是重臣。
这五个人加上张昭,顾雍,在座的七人就是组成了东吴这个庞大政权,与蜀汉联盟,抗衡曹魏的重要人才了。
这一个个介绍下来,刘封除了垂涎,也感叹于江东的凝聚力了。累世三世,收拢起来的人才底蕴,确实比江夏要强。
这不是刘封的妄自菲薄,而是事实。
虽然顶尖的文臣,刘封也有许多人,庞统,徐庶,蒋琬,司马懿,刘巴,赵累等等,但是论及二三流的人才,却是比不过孙权的。
在座除了七个顶尖的文臣以外,还有数十人,这些人可都不是一般的小吏,而是长期伴随孙权,或是幕僚,或是宾客,或是名士。
这就是底蕴。
要在江夏,刘封也能找来数十人,但在质量上,却相差甚远的。
难怪一个个介绍下来,孙权的面上很是自得,带着自信的笑容了。刘封心中不无艳羡的想着。
只是这股艳羡并没有持续多久,就被刘封心中的渴望给取而代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