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般地,是“钢琴家的杀手”。这样一技术与艺术都达到如此高度的曲子,自然使得6维的这次复出,显得更加高调。
大洋彼岸,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
格拉夫曼院长的办公室里,同样放着这《觉醒》,这几天来,他闲暇之余,最大的兴趣就是听这曲子,他自己也不清楚,自己究竟是听了几十遍,还是上百遍。
“6,我还以为,你从此不会再弹钢琴了,原来,我还是错了。你真地,很~~~伟大!”,格拉夫曼的心里,突然冒出这样的一个词语。如果说从前的6维,还只是给他一种天才般的感觉,自己对他,还只是一种爱才之情,那么这《觉醒》,则让格拉夫曼现,现在地6维,已经到了一个需要他仰视的高度。不为别的,单凭这一曲子,格拉夫曼绝对可以说,是近百来年,自己见过的最为出色的一曲子。格拉夫曼甚至有种感觉,这《觉醒》,绝对有资格和贝多芬、莫扎特、李斯特等堪称神级的作曲家的作品相媲美!
格拉夫曼地心里,第一次觉得,6维的离去,或许对他本人或是柯蒂斯音乐学院,都是一件好事。能够写出这样的曲子的人,继续呆在自己的学校,本身就是一种毫无意义地事情。格拉夫曼不得不承认,就算是他自己,也绝对写不出这样一作品来。作曲是一门感性的艺术,不是熟知了和声、曲式、配器等就可以写出好东西地,不然的话遍地都是作曲家了。格拉夫曼清楚,自己或许算是一个合格地钢琴教师,但,他绝对永远成为不了像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那样伟大的作曲家。但是,听了这《觉醒》后,格拉夫曼觉得,或许,6维会成为这样地人!
“音乐界已经二百多年没有出过宗师级的人物了,6,你会带给这个世界什么?”,格拉夫曼心里默然想着。
与此同时,在莫斯科、在巴黎、在纽约、数个同样站在钢琴界顶峰的人物,同样注意到了这震惊了钢琴界的神作——《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