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重生1998 > 第四百章 突然的班会

第四百章 突然的班会(3 / 8)

生们的热情反应相比,格拉夫曼的脸上却显得十分冷静,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谢谢朗朗的演奏,便再没有其他的了。随后,他再次坐到了钢琴旁,开始了对这曲子的讲解。

格拉夫曼的讲解很简洁,但每一句却都切中要害。在他讲了不长时间后,6维就惊讶地现,格拉夫曼刚刚讲的,几乎包括了朗朗刚刚那近三十分钟演奏的每一个关键的细节。大到乐曲风格的把握,小到一个乐句的层次与力度控制,格拉夫曼都可以轻易地讲出来。当然,如果仅仅是这一点,还不足以让6维感到惊讶,他真正吃惊的,是格拉夫曼每讲一处技术难点,总会随手在钢琴上弹上一段儿,而切入点,几乎是包含了整个乐谱中的每一处细节。而无论是在哪里,对于乐谱上所标记的力度、度、表情等等要求,格拉夫曼总是能够无比精准地讲出来,并用具体地演奏来为自己所说的做解释,这就不能不让6维感到惊讶了。因为对一个钢琴教师或是演奏家来讲,一奏鸣曲或是回旋曲,能够做到这样的程度并不是什么难事,然而这却是一近忽于协奏曲性质的乐曲。近三十分钟的演奏,其中绝大多数的部分还是极快的华彩炫技,6维清楚,这曲子光是乐谱,就得将近一百页!要精确地记住乐谱上的每一处细节,这得需要多大的功夫?这其间地难度,不言而喻。

也许有人会问。那朗朗刚刚不也是背谱演奏出来了吗?其实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在钢琴演奏中常见的术语,叫肌肉记忆。一般来说。如果让一个人背谱演奏出这样一部规模宏大地作品,只要是职业的钢琴家经过两、三周左右的时间,都可以做到。不过要想一处不错地默写出乐谱来,那就不是两三周的问题了。或许需要数倍地时间,也不一定有人能够做得到。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肌肉记忆。一音乐作品从开始熟悉到演奏,演奏家们需要用多种记忆方式。包括旋律记忆、节奏记忆等等,但最终占最重要位置的记忆,则是肌肉记忆。在达到了这样一个程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